图片
图片
图片
"精选《诉衷情》佳作,便于您收藏细品"图片
图片
图片
《诉衷情》历史与起源:
《诉衷情》词牌的历史与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,最初源于唐代的教坊曲。据多条证据显示,这一词牌名最早由唐代温庭筠根据《离骚》中“众不可户兮,孰察余之中情”之意创制而成,用以抒发感情。温庭筠的创作奠定了这一词牌的基础,并赋予其文学意义。
在宋代,《诉衷情》词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广泛使用。宋代词人如韦庄、黄庭坚、张先、陆游、李清照、吴文英等都曾创作过此词牌的名作。这一时期的《诉衷情》词牌不仅在形式上有所创新,还在内容上表现了丰富的情感和意境,成为宋代词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《诉衷情》词牌的结构多样,常见的有双调四十四字、三十三字等变体,平仄韵错叶格流传较广。其中,双调四十四字的正格被认为是最为定型的格式,而其他变体则在句式和韵律上有所变化,体现了词牌的灵活性和多样性。
《诉衷情》词牌的格式与格律:
1、基本格式
《诉衷情》词牌的基本格式多样,主要有单调和双调两种形式。单调形式有三十三字、三十七字等不同长度,而双调形式则为四十一字或四十四字。这些不同长度的词牌格式,使得《诉衷情》在表达情感时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丰富性。
2、平仄格式
正体平仄格式:单调,三十三字,十一句,五仄韵,六平韵。以温庭筠《诉衷情·莺语》为代表,
其平仄格式为:
平仄,平仄,平仄仄,仄平平。
平仄仄,平仄,仄平平。
中仄仄平平,平平。
中平平仄平,仄平平。
变体一平仄格式:单调,三十三字,九句,六平韵,两仄韵。以韦庄《诉衷情·碧沼红芳烟雨静》为代表。
其平仄格式为:
仄仄平平平仄仄,仄平平,
平仄仄,平仄,仄平平。
平仄仄平平,平平,
仄平平仄平,仄平平。
变体二平仄格式:单调,三十七字,九句,六平韵,两仄韵。以顾夐《诉衷情·永夜抛人何处去》为代表。
其平仄格式为:
仄仄平平平仄仄,仄平平。
平仄仄,平仄,仄平平。
平仄仄平平,仄平平。
仄仄平、仄平平,仄平平仄平。
变体四平仄格式:双调,四十一字,前段五句四平韵,后段四句三平韵。以魏承班《诉衷情·春深花簇小楼台》为代表。
其平仄格式为:
平平平仄仄平平,平平仄仄平。
平仄仄,仄平平,平仄仄平平。
仄仄仄平平,仄平平。
平平仄仄平平仄,仄平平。
3、叠句要求
在《诉衷情》词牌中,叠句的要求并不统一,这主要取决于具体的词牌格式和词人的创作风格。然而,在一些变体形式中,如变体二(顾夐《诉衷情·永夜抛人何处去》),其下片开始的三字句“诉衷情”可以视为一种叠句或重复句式的表现,这种叠句有助于增强词的情感表达和韵律感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并非所有《诉衷情》词牌的作品都包含叠句。
4、变体形式
《诉衷情》词牌具有多种变体形式,主要包括:
三十三字九句六平韵两仄韵:以韦庄词为代表,此变体在格式上与正体相似,但句数和韵脚有所不同。
三十七字九句六平韵两仄韵:以顾夐词为代表,此变体在三十三字九句的基础上增加了字数,使得词的情感表达更加细腻丰富。
四十一字前五句四平韵后四句四平韵:此变体为双调形式,前后段句数和韵脚都有明确的规定。
四十一字前五句四平韵后四句三平韵:以魏承班词为代表,此变体在四十一字双调的基础上,后段韵脚有所变化。
下面我们来欣赏《诉衷情》名篇:
[1]
《诉衷情·莺语》
唐·温庭筠
莺语,花舞,春昼午,雨霏微。
金带枕,宫锦,凤凰帷。
柳弱蝶交飞,依依。
辽阳音信稀,梦中归。
[2]
《诉衷情·碧沼红芳烟雨静》
唐·韦庄
碧沼红芳烟雨静,倚兰桡。
垂玉佩,交带,袅纤腰。
鸳梦隔星桥,迢迢。
越罗香暗销,坠花翘。
[3]
《诉衷情·烛烬香残帘半卷》
唐·韦庄
烛烬香残帘半卷,梦初惊。
花欲谢,深夜,月笼明。
何处按歌声,轻轻。
舞衣尘暗生,负春情。
[4]
《诉衷情·永夜抛人何处去》
五代·顾敻
永夜抛人何处去?绝来音。
香阁掩,眉敛,月将沉。
争忍不相寻?怨孤衾。
换我心,为你心,始知相忆深。
[5]
《诉衷情·小桃灼灼柳鬖鬖》
宋·黄庭坚
小桃灼灼柳鬖鬖,春色满江南。
雨晴风暖烟淡,天气正醺酣。
山泼黛,水挼蓝,翠相搀。
歌楼酒旆,故故招人,权典青衫。
[6]
《诉衷情·当年万里觅封侯》
宋·陆游
当年万里觅封侯,匹马戍梁州。
关河梦断何处?尘暗旧貂裘。
胡未灭,鬓先秋,泪空流。
此生谁料,心在天山,身老沧洲。
[7]
《诉衷情·青衫初入九重城》
宋·陆游
青衫初入九重城,结友尽豪英。
蜡封夜半传檄,驰骑谕幽并。
时易失,志难成,鬓丝生。
平章风月,弹压江山,别是功名。
[8]
《诉衷情·芙蓉金菊斗馨香》
宋·晏殊
芙蓉金菊斗馨香,天气欲重阳。
远村秋色如画,红树间疏黄。
流水淡,碧天长,路茫茫。
凭高目断,鸿雁来时,无限思量。
[9]
《诉衷情·出林杏子落金盘》
宋·周邦彦
出林杏子落金盘,齿软怕尝酸。
可惜半残青紫,犹有小唇丹。
南陌上,落花闲,雨斑斑。
不言不语,一段伤春,都在眉间。
[10]
《诉衷情·堤前亭午未融霜》
宋·周邦彦
堤前亭午未融霜,风紧雁无行。
重寻旧日岐路,茸帽北游装。
期信杳,别离长,远情伤。
风翻酒幔,寒凝茶烟,又是何乡。
[11]
《诉衷情·当时选舞万人长》
宋·周邦彦
当时选舞万人长,玉带小排方。
喧传京国声价,年少最无量。
花阁迥,酒筵香,想难忘。
而今何事,佯向人前,不认周郎。
[12]
《诉衷情·夜来沉醉卸妆迟》
宋·李清照
夜来沉醉卸妆迟,梅萼插残枝。
酒醒熏破春睡,梦远不成归。
人悄悄,月依依,翠帘垂。
更挼残蕊,更捻余香,更得些时。
[13]
《诉衷情·眉意》
宋·欧阳修
清晨帘幕卷轻霜,呵手试梅妆。
都缘自有离恨,故画作远山长。
思往事,惜流芳,易成伤。
拟歌先敛,欲笑还颦,最断人肠。
[14]
《诉衷情·送春》
宋·万俟咏
一鞭清晓喜还家,宿醉困流霞。
夜来小雨新霁,双燕舞风斜。
山不尽,水无涯,望中赊。
送春滋味,念远情怀,分付杨花。
[15]
《诉衷情·寒食》
宋·仲殊
涌金门外小瀛洲,寒食更风流。
红船满湖歌吹,花外有高楼。
晴日暖,淡烟浮,恣嬉游。
三千粉黛,十二阑干,一片云头。
[16]
《诉衷情·春情》
宋·吴文英
片云载雨过江鸥,水色澹汀洲。
小莲玉惨红怨,翠被又经秋。
波上恨,梦中愁,别时休。
吟情不断,梦绕芳洲,醉倚红楼。
[17]
《诉衷情·宝月山作》
宋·仲殊
清波门外拥轻衣,杨花相送飞。
西湖又还春晚,水树乱莺啼。
闲院宇,小帘帏,晚初归。
钟声已过,篆香才点,月到门时。
[18]
《诉衷情·凭觞静忆去年秋》
宋·晏几道
凭觞静忆去年秋,桐落故溪头。
诗成自写红叶,和恨寄东流。
人脉脉,水悠悠,几多愁。
雁书不到,蝶梦无凭,漫倚高楼。
[19]
《诉衷情·种花人自蕊宫来》
宋·晏几道
种花人自蕊宫来,牵衣问小梅。
今年芳意何似,问向旧枝开。
凭寄语,谢瑶台,客无才。
粉香传信,玉盏开筵,莫待春回。
[20]
《诉衷情·登郁孤台》
宋·吴激
几回相见见还休,说著泪双流。
又听画角呜咽,都和作、一团愁。
劳望眼,愧寒鸥,苦相留。
雪残风信,歌断云帆,水满春洲。
[21]
《诉衷情·送述古迓元素》
宋·苏轼
钱塘风景古来奇,太守例能诗。
先驱负弩何在,心已誓江西。
花尽后,叶飞时,雨凄凄。
若为情绪,更问新官,向旧官啼。
[22]
《诉衷情·送春》
宋·朱淑真
楼前微雨润香尘,久盼意中人。
惜春懊恼愁闷,都付一眉颦。
花柳约,凤鸾尘,悔因循。
相思愁恨,寂寞凄凉,都只为君。
[23]
《诉衷情·和俞秀老鹤》
宋·王安石
练巾藜杖白云间,有兴即跻攀。
追思往昔如梦,华毂也曾丹。
尘自扰,性长闲,更无还。
达如周召,穷似丘轲,只个山山。
[24]
《诉衷情·烧残绛蜡泪成痕》
宋·杜安世
烧残绛蜡泪成痕,街鼓报黄昏。
碧云又阻来信,廊上月侵门。
愁永夜,拂香裀,待谁温。
梦兰憔悴,掷果凄凉,两处消魂。
[25]
《诉衷情·春景》
宋·赵令畤
青梅煮酒斗时新。天气欲残春。
东城南陌花下,逢著意中人。
回绣袂,展香茵。叙情亲。
此情拚作,千尺游丝,惹住朝云。
[26]
《诉衷情·花前月下暂相逢》
宋·张先
花前月下暂相逢。苦恨阻人踪。
何况酒醒梦断,花谢月朦胧。
花不尽,月无穷。两心同。
此时愿作,杨柳千丝,绊惹春风。
[27]
《诉衷情·建康》
宋·仲殊
钟山影里看楼台,江烟晚翠开。
六朝旧时明月,清夜满秦淮。
寂寞处,两潮回,黯愁怀。
汀花雨细,水树风闲,又是秋来。
[28]
《诉衷情·春草》
清·叶申芗
天涯何处不春痕。嫩绿衬芳樽。
几枝桃杏初绽,勾引蝶蜂魂。
烟漠漠,雨昏昏。护柴门。
王孙归未,望断王孙,愁满王孙。
[29]
《诉衷情·题扇头美人》
清·陈维崧
晓妆才了镜台前。浅笑立花钿。
双蛾欲斗春色,无计上眉尖。
思往事,总凄然。泪偷弹。
玉箫声断,翠袖香残,谁与缠绵。
[30]
《诉衷情·本意》
清·董元恺
桃花流水漾横塘。垂柳暗回塘。
玉人何处不见,徙倚逗残妆。
风淅淅,月苍苍。夜凉凉。
分明记得,梦也无聊,醒也思量。
[31]
《诉衷情·春游》
宋·张抡
闲中一榻枕书眠,梦绕百丘田。
风涛拥出鲛绡,长链枕函边。
浮世事,转头空,避尘翁。
惟餐沆瀣,笑傲云霞,一任流年。
[32]
《诉衷情·海棠珠缀一重重》
宋·王安中
海棠珠缀一重重,清晓近帘栊。
胭脂谁与匀淡,偏向脸边浓。
看叶嫩,惜花红,意无穷。
如花似叶,岁岁年年,共占春风。
[33]
《诉衷情·秋思》
明·唐寅
西风飒飒响庭梧,冷露滴金铺。
那堪独对秋色,回首忆当初。
人去后,景萧疏,意踟蹰。
一行征雁,数点寒鸦,万里平芜。
[34]
《诉衷情·夏日偶成》
清·王士禛
绿杨枝外晓莺啼。天气正清和。
画楼半掩朱户,风细落花多。
闲院宇,小帘栊。日如梭。
荼蘼开遍,燕子来时,满地香莎。
[35]
《诉衷情·当年紫陌看承处》
宋·晁端礼
当年紫陌看承处,花萼映朱门。
如今独倚阑干,空对月黄昏。
烟水阔,暮云昏,几思魂。
旧游如梦,何处寻芳,已自消魂。
[36]
《诉衷情·小梅风韵最妖娆》
宋·毛滂
小梅风韵最妖娆,开处雪初消。
南枝欲附春信,长恨陇人遥。
闲记忆,旧江皋,路迢迢。
暗香浮动,疏影横斜,几处溪桥。
[37]
《诉衷情·送李状元》
宋·邓肃
乘鸾缥缈过三山。游戏下人间。
金尊不辞频倒,春色上朱颜。
依暖玉,掠风鬟。语关关。
惟愁漏短,雨散云飞,骑月空还。
[38]
《诉衷情·冷落绣衾谁与伴》
清·纳兰性德
冷落绣衾谁与伴?倚香篝。
春睡起,斜日照梳头。
欲写两眉愁,休休。
远山残翠收,莫登楼。
[39]
《诉衷情·凭高一抹暮山青》
清·陈维崧
凭高一抹暮山青,一片戍楼明。
金笳吹起何处,隐隐别离情。
闲眺望,且消停,莫伤情。
十年征戍,画角声中,白了头生。
[40]
《诉衷情·咏墙东海棠》
清·顾太清
欲开犹敛意融融,将韵入芳丛。
似嫌脂粉狼藉,故著淡妆容。
春思倦,睡痕浓,晕轻红。
为谁凝睇,立尽斜阳,独倚东风。
[41]
《诉衷情·送春》
清·吴绮
东风吹雨过平芜,春色渐模糊。
几处落花啼鸟,肠断是今吾。
春去也,莫踟蹰,唤奚奴。
一樽浊酒,一曲清歌,且尽须臾。
[42]
《诉衷情·春阴》
清·钱斐仲
轻寒恻恻掩重门,春事已三分。
无端一夜微雨,绿遍小园春。
风漠漠,昼昏昏,静中闻。
梨花如雪,燕子如愁,寂寞黄昏。
[43]
《诉衷情·残春》
清·熊琏
柳丝无力绊斜阳,春事渐微茫。
空阶几点疏雨,寂寞送年芳。
花影瘦,蝶魂忙,为谁忙?
杜鹃声里,芳草天涯,各自斜阳。
[44]
《诉衷情·春景》
明·文征明
绿杨枝上晓莺啼,天气正和宜。
画楼半掩朱户,风细落花飞。
闲院宇,小帘帏,日迟迟。
海棠开遍,燕子来时,满地香泥。
[45]
《诉衷情·送春》
清·沈榛
一帘疏雨送春归,春去意多违。
绿杨枝上啼鸟,犹自怨芳菲。
花事了,柳绵飞,恨依依。
凭栏无语,目断行云,人在天涯。
[46]
《诉衷情·春愁》
清·董元恺
海棠庭院雨初晴,寂寞伴春酲。
一番花信过了,无计唤春醒。
芳草路,短长亭,总关情。
杜鹃声里,落尽杨花,独倚银屏。
[47]
《诉衷情·秋夜》
清·徐灿
西风吹散两眉愁,银汉淡云流。
玉阶凉露如水,纤月挂帘钩。
蛩语静,夜香浮,思悠悠。
翠衾寒透,好梦难成,无限新愁。
[48]
《诉衷情·春游》
明·陈子龙
小桃枝下试罗裳,蝶粉斗遗香。
玉轮碾平芳草,半面恼红妆。
风乍暖,日初长,袅垂杨。
一双舞燕,万点飞花,满地斜阳。
[49]
《诉衷情·燕京灯市》
明·俞彦
凤城东畔市灯初。春色转皇都。
红楼满罗珍翠,朱邸列珊瑚。
金服匿,绣天吴。锦氍毹。
百蛮兽舞,万国凫趋,亿载鸿图。
[50]
《诉衷情·咏柳》
明·高启
丝丝微雨弄轻黄,烟缕织柔肠。
无端系得春住,几日又斜阳。
风乍起,絮飘飏,过横塘。
乱沾衣袂,欲挽行人,却惹离伤。
需要注意的是,由于历史原因和文献流传的复杂性,对于某些词作的归属和创作背景可能存在一定的争议或不确定性。因此,在欣赏和研究这些词作时,需要综合多方面的资料和信息进行考证和分析。小编整理如有错漏,请不吝赐教!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